探寻泰国的前世今生
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对现今东南亚的泰国有一个独特的称呼——暹罗,泰语中,泰国被称为“Sayam”,而英语则称之为Siam,这个古老的名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暹罗,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其主体民族为泰人,他们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泰国自公元13世纪开国以来,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个重要的时代。
暹罗,指的是今天的泰国,在宋元时期,中国开始使用“暹罗”这一称呼来指代现在的泰国,泰语中,泰国被称为“Sayam”,而英语则写作Siam,自1377年起,明太祖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这一称谓在中国语境中正式确定,并成为对泰国的专有名词。
在宋元时代,中国人对泰国的了解主要通过丝绸之路,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的一员前往真腊(柬埔寨),在《真腊风土记》一书中,将真腊西边的邻邦素可泰王国称为“暹罗”,称那里的人为“暹人”。
暹罗的先民,部分源自中国云南地区,因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迁居中南半岛,在文化上,暹罗受到了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双重影响,尤其是佛教文化对其影响深远,至今,泰国仍是一个全民信奉佛教的宗教国家。
1939年6月24日,暹罗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这一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