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十日观察法在中国适用性如何?
有观点指出,狂犬病的十日观察法并不适用于中国,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呢?十日观察法最初由泰国科学家提出,意在通过观察被咬伤者是否在10天内出现狂犬病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泰国狂犬病发病率较高,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尽相同,十日观察法在中国是否适用呢?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技术报告中曾提出,对疑似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狗或猫应进行10天的观察,泰国医师的长期观察研究为十日观察法提供了科学依据,1963年和1965年的实验室试验也验证了狂犬病病毒感染者10天内死亡的现象,十日观察法在中国同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需要注意的是,十日观察法在中国的适用性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流浪狗和散养狗的数量、人们的防疫意识、疫苗的免疫时效等因素都需要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艾滋病疫苗“100%产生抗体”意味着什么?
最新的HIV疫苗——马赛克疫苗(appROACH疫苗),通过利用HIV的多种抗原(基因片段)组合,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较强刺激,并生成有效抗体,据悉,正在进行临床实验的HIV疫苗在受试者身上100%产生了抗御HIV病毒的抗体,并使受试者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下的感染风险减少了94%。
这一成果令人振奋,最早的HIV疫苗概念是AIDSVAX蛋白疫苗,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而appROACH疫苗则是全球第5个进入人体有效性临床测试的HIV疫苗,这一进展为抗击艾滋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新型艾滋病疫苗,即联合疫苗,是由美国军方、泰国公共卫生部等机构合作实施的RV144项目的研究成果,该疫苗由两种疫苗组成,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攻击艾滋病病毒,另一种作为辅助,增强免疫反应,单独使用这两种疫苗并无效果。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向72只恒河猴注射后,三分之二猴子成功免疫与艾滋病毒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科学家们已开始对非洲南部2600名艾滋病风险的女性进行测试,并可能于2021年取得成果。
40年来,HIV疫苗有哪些突破?成功上市的概率有多大?
1、HIV疫苗在预防性降低HIV暴露后感染率方面取得了突破,能预防性降低HIV暴露后感染率94%,在6次病毒暴露后,能够实现66%的彻底保护。
2、HIV疫苗的研究已近40年,但至今仍未有有效的产品面世,其他重大传染性疾病已有疫苗,且都取得了不错的防护效果。
3、“Imbokodo”试验是强生旗下第一款“马赛克”疫苗的有效性研究,正在对2600名年轻女性进行测试,初步结果将于2021年公布。
科兴疫苗和北京生物疫苗哪个更好?
根据研究数据,科兴疫苗的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好,北京科兴疫苗显示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已证实对多个国家的变异株具有保护作用,国产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数据结果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的技术标准。
无论是北京生物疫苗还是科兴疫苗,都是良好的选择,公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种,以共同构建免疫屏障,抵御新冠病毒的传播。
艾滋病疫苗有望问世?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一项研究显示,疫苗在健康受试者体内成功诱导HIV抗体应答的比例为100%,临床前实验中降低的单次暴露感染风险为94%,这两个数字意味着艾滋病疫苗研究又取得了巨大进展。
虽然一种疫苗具有降低不足三分之一感染风险的免疫效果,远未达到可以大规模进入临床应用的标准,但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为人类抗击艾滋病带来了新的希望。